开始做题 00:00:00

一、单选题 (一共15题,共30分)
1.

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类人猿的生活情景,但是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化石思考古老的过去,复现出猿人的形象和当时的生活情景。这体现了思维的()。

2.

下列关于创新的表述,错误的是()。

3.

知识的构造式定义是()。

4.

下列关于自然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5.

对问题进行初步定位,这个任务处在问题的()。

6.

假如一个图形是正方形,那它一定是四边形。这个假言命题是()。

7.

“文学家”与“思想家”,这两个词项间的外延关系是()。

8.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体现了创新思维的()。

9.

“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体现的创新思维方法是()。

10.

在归纳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11.

“要产生一个好的设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大量的设想。”从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来看,这句话所体现的技术是()。

12.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生动地描述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境界的本质是()。

13.

下列关于直觉和灵感相似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14.

在头脑风暴法变式中,戈登法的特征是()。

15.

在广泛使用的由特曼和麦里尔制定的智商等级分布表中,“普通”级的分布区间是()。

二、多选题 (一共10题,共20分)
16.

直觉的基本特征有()。

17.

灵感的基本特征有()。

18.

按照创新的领域划分,创新可分为()。

19.

思维的功能特征有()。

20.

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包括()。

21.

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品格特征有()。

22.

下列属于创新思维方法的逻辑方法有()。

23.

按照知识分类的标准,创新思维方法包括()。

24.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

25.

一个直言命题的构成部分包括()。

三、填空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6.

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形象性思维和______思维。

27.

美国心理学家______把人类智能归纳为七种,其中第一种智能是语言文字智能。

28.

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______。

29.

创新思维原理中的第二个原理是______它是事物间有机渗透和联系原理在创新思维中的体现。

30.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______和推理

31.

比喻是一种语言修辞方法,它是______在语言运用中的表现。

32.

爱迪生发明电灯所运用的发散性思维实施技术是______。

33.

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是______。

34.

在头脑风暴法的变式中,片方法的特点是解题信息按照“______”的线索发展,由此寻求解题最佳方案。

35.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改造了智力测试的比奈量表,形成了智商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智商(IQ)=______。

四、问答题 (一共5题,共40分)
36.

创新的社会性特征包含哪几种含义?

37.

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8.

假说是有待验证的科学理论设想,那么假说在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中,最根本的作用是什么?

39.

试论述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40.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用一种全新的地球构造思路,撰写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这本书告诉我们:

南大西洋的两对岸,即巴西与非洲间海岸线轮廓非常相似。不仅圣罗克角附近巴西海岸的大直角突出和喀麦隆附近非洲海岸线的凹进完全吻合,而且自此以南一带,巴西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和非洲海岸的每一个同样形状的海岸相呼应。反之,巴西海岸有海湾的地方,在非洲就一定有一个对应的突出部分。

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海岸轮廓高度相似这个现象,是关于地壳性质及其内部运动的一个新见解的出发点。由此出发,魏格纳对有关地球构造做出了很多奇妙的猜测,并形成有关地球构造的新理论。魏格纳认为由于天体的引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大陆板块不断地漂移分离,地球今天的几块大陆,都是原始古陆断裂分离后漂移而形成的。魏格纳还猜想:当大陆板块移动时,前缘如果受到阻力就可以发生褶皱,就好像船在水上行驶时,在船头产生波浪一样。地球的好些山脉,就是由于漂移受阻、发生褶皱而形成的。魏格纳的这些设想,后来就形成关于地球构造的“大陆漂移学说”。

问:

(1)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设想,运用了直觉、灵感和想象中的哪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2)请依据案例回答:为什么说魏格纳运用了这种创新思维方法?

(3)这种创新思维方法在创新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卡 暂停 交卷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