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做题 00:00:00

一、单选题 (一共20题,共40分)
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2.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3.

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4.

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6.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7.

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8.

“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10.

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11.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12.

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13.

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14.

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结对象的选项是()

15.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16.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17.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18.

下面哪一种不是政策终结的方式()

19.

由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的形成而具有的作用是以下哪种效应()

20.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二、判断题 (一共15题,共30分)
21.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范围、强度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22.

科学预测是保证政策规划成功的必要前提。

23.

系统原则是政策规划最基本的要求。

24.

拉雷.N.格斯顿以政策诉求的主体为标准,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类型: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

25.

政策终结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

26.

政策终结有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更替性和随意性。

27.

政策决定和制约环境,起主导作用;环境反过来改善和塑造政策,具有反作用。

28.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

29.

经验的联想适用于处理简单的工作。

30.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的过程。

31.

政策学家科林德里奇在1982年提出并解释了批判性理论的思维框架。

32.

影响政策执行协调性的因素很多,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制度性因素。

33.

政策监督主要指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和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34.

叶海卡.德罗尔认为,行政部门对政策的影响在发达国家要比在发展中国家大的多。

35.

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的主体为标准,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类型: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

三、填空题 (一共15题,共30分)
36.

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37.

()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8.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39.

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40.

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41.

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42.

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43.

()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44.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45.

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46.

法律解释在()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47.

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48.

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49.

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50.

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答题卡 暂停 交卷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