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 推荐等级:
- 发布时间:2020-08-03
- 试卷题量:38题
- 浏览次数:0次
- 试卷分类:公共政策学
- 试卷类型:历年真题
试题列表
- 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
-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 在国家能力中,构成公共政策财力基础的能力是()。
- 英国内阁议会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美国政府的政策效能主要取决于()。
- 对各项政策方案效果进行预测性分析和比较,这项工作属于()。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公共政策评估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
- 最初提出阶段性政策周期理论的学者是()。
- “头脑风暴法”应归类于()。
- 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
- 提出有限理性论的学者是()。
-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的是()。
- 关于政策与理论的关系、政策与实践的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
- 不属于政策实施阶段的环节是()。
- 以下四项,不属于政策方案设计基本原则的是()。
- 在政策规划阶段,拟定出政策方案后,接下来的环节是()。
- 政策分析如下方法中属于直觉预测法的方法是()。
-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曾对中国出兵作出准确预测的美国公共政策咨询机构是()。
- 在轮流执政的西方多党制国家,政策因执政党的更替而呈现明显周期波动,这属于()。
-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公共政策学应是一门()。
- 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这是遵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
- 价值分析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中的()。
-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主要作用是()。
- 公共政策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
- 使“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和建立公共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有()。
-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
- 公共政策终结的推动力量包括()。
- 试述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和输出的
- 简述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式政策规划的缺陷
- 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
- 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
- 简述政策分析的定性方法的主要优点
- 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
- 依据政策调整采取渐进方式的合理性,试析中国改革采取渐进路线获得成功的原因
- 1999 年 6 月初,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小学学生负担重、 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 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就此事件做了大量报道,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小学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之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 1999 年 8 月末,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数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已议论了多年,有关专家也呼吁了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政策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 ?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