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 2 月 17 日 15 时许, H 省 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某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现场发生一起高处作业坠落事故,造成7 人死亡。
事故发生过程:
某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经S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由S 省某电力建设公司中标建设,其3#机组冷却塔工程分包给H省 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s 省某工程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由于不具备冬季施工条件,该工程已停止作业,停止作业时间为事发前一年10 月 15 日至事发当年3 月 1 日。
2 月 16 日下午 16 时, H 省 W县某建筑公司分包承建的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项目执行经理在未得到总包许可的前提下,带领所属施工人员来到工地。17 时.组织所属施工人员进行体检、照相,准备办理“安全上岗证”,进行3#冷却塔井架吊桥平台拆除作业前的准备。
2 月 17 日上午, H 省 W县某建筑公司现场负责人安排施工班长组织拆除作业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当日下午13 时许,班长王某在施工现场组织了班前会,交待了施工操作规程后,带领11 名工人沿井架爬梯步道上到井架吊桥平台,进行平台下降作业。建设工程教育网信息
冷却塔吊桥平台是冷却塔施工的高空运料平台,由前桥、后桥两部分组成,连接方式为伸缩式,其中前桥共分为四节,根据施工需要可以伸缩。整个吊桥平台靠11 个倒链拉结在竖井架上,吊桥降落施工时,受力的手拉倒链应同时匀速降落,且受力倒链与备用倒链依次倒换。15 时许,吊桥平台下降1m后(总高度为 46.25m )。根据下降距离,需要调整倒链。
此时在可伸缩的前桥平台左端的操作工张某在没有使挂设的备用倒链受力的情况下,就将受力倒链解掉,使平台前桥前端两侧倒链受力不均,造成前桥平台失去平衡。按操作规程要求,吊桥平台拆除前应先将前桥收缩起来,由前向后逐步收缩,最后用倒链封死,然后将平台降至底部。
此次作业前,四节吊桥只收缩两节半,还留一节半在外,未全部收缩进来。在班长的指挥下又有4 人赶到前桥左端,在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拉升倒链,造成倾斜加剧,前桥自重和动荷载及相应的力将作为滑道用的首桥槽钢下翼冲击变形,前桥掉出轨道,班长王某等7 人从高处坠落,当场死亡5 人,重伤 2 人。
施工现场地面人员发现情况后,紧急呼叫120,与该单位车辆一起立即将坠落人员送至市人民医院抢救,至当日 16 时 40 分,重伤 2 人经抢救无效先后死亡。这起事故的经济赔偿为平均每位死者16.5 万元,重伤 2 人的抢救费用为3.6 万元,事故造成停工经济损失为80 万元。
问题:
1.这起事故掼失多少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是多少万元?
2. 请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新该事故发生的原因?
3.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1)这起事故损失的工作日为6 000×7 = 42 000 (工作日)。
(2)直接经济损失为16.5×7+3 6=119. 1(万元)。
2、(1)技术方面
①在前桥平台左端拉倒链的操作工张某,在平台下降1 m 后,在没有使用备用倒链的情况下,拆卸了受力倒链,造成吊桥前桥失衡、倾斜、脱轨。
②此次作业前,四节吊桥只收缩两节半,还留一节半在外,未全部收缩进来,导致工人站在前桥作业。
③班长王某在组织现场施工时,未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挥,对于张某的操作失误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
(2)管理方面
①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在该工程复工前,未向总包单位报批井架拆卸方案,属违规开工。同时,该负责人违章指挥,安排没有取得高空作业证的工人上岗作业。
②H省 W县某建筑工程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力。
③施工前未按规定由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将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书面技术交底,并由双方签字认可。
④总包单位和监理公司对H 省
W县某建筑工程公司进人工地后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查,对其未办理有关手续、没有及时制止擅自开工和进行有效监督,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管理原因
3、(1)施工现场的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尽快健全和完善各级各部门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措施。
(2)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建筑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各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3)禁止未经培训人员上岗作业。(4)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检查结果要记录在案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某县安全监管部门拟对一家违法企业实施停止供电的强制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 )通知该企业。
- A. 12小时
- B. 48小时
- C. 24小时
- D. 72小时
1991 年 5 月 30 日凌晨,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田边管理区盆岭村个体户(挂名集体)王某一、王某二两对夫妇办的兴业制衣厂(来料加工企业),发生特大火灾,全厂付之一炬,造成72 人死亡,47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0 万元。1989 年期间,王某两对夫妇自筹资金建成一幢四层楼的厂房。同年11 月以王某二之名签领营业执照开办石排镇兴业制衣厂,并与香港三裕公司签订来料加工协议,生产塑料雨衣。此后,在招收工人、生产、管理等方面都由王某一负责。投产后,生产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同在一幢楼,原料、成品、废料、易燃物品胡乱放置。5月 20 日,加班工人梁某吸烟后扔下烟头引燃易燃物。当日凌晨 4 时 20 分左右, 厂一楼突然起火,存放在楼层的大量生产原料PVC 塑料布和成品雨衣7万多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并封住了这幢四层楼厂房的惟一出口。楼内既无防火栓、灭火器等起码消防器材,亦无防火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还将很多门、窗都用铁条焊死,造成工人扑火无力,逃避无门。浓烟烈火沿着楼梯和电梯井筒道大量窜入三、四层楼的工人宿舍。当时许多工人正在该楼内熟睡,没等醒来或还不知这里发生什么事情,就被熏死或烧死,最终造成64人直接熏死烧死, 55 人从窗口跳楼逃生。逃生人员中,两人当场摔死,6 人摔伤、烧伤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共计造成72 人死亡。
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责任者、整改措施。
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t,实际年产量6万t.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事发当天,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巧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 m 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的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接触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 人,伤 10 人,直接经济损失38 万元(时值)。
问题: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天津创业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六溴-2,4-二硝基苯胺的村办企业。该厂只有一座大厂房,内分3个车间;东车间生产中间产品2,4-二硝基苯胺,中间车间为备料车间,堆放着一袋袋强氧化剂氯酸钠、溴化物和 2,4-二硝基苯胺。 1996 半 1 月 26 日下午 4 时,有人发现该厂厂房中部的窗户冒出黑烟,大声喊救火,正在厂办公室的厂长和宿舍里的职工以及附近村民都赶来救火。他们发现是备料车间的氯酸钠冒烟, 于是从离厂房约十几米的废水塘里拎水灭火,泼了几桶后无效, 厂长便叫人赶快运沙子灭火,没等沙子运到,只听两声巨响,一股黑烟直冲天空,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前来救火的工人和村民死亡19 人,受伤 14 人,直接经济损失120 万元。
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深圳华贸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未焊牢,摘钩时约3t重的斜梁倾翻,使4 名作业工人从10 m 高处坠落,其中一人未佩带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带安全带,但把安全带挂在了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前者侥幸地落在松软的泥土上,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