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 C/S 模式中客户机负荷过重的问题,软件架构发展形成了( )模式。
- A. 三层 C/S
- B. 分层
- C. B/S
- D. 知识库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解析
客户机 /服务器( Client/Server ,C/S)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前 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C/S 模式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但随着企业 规模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二层 C/S 模式的缺点日益突出: ①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讯依赖于网络,可能成为整个系统运作的瓶颈;客户机的负荷过重,难以管理大 量的客户机,系统的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② 如果服务器及其界面定义有改变,则客户机也要做相应改变; ③ 二层 C/S 模式采用单一服务器且以局域网为中心,难以扩展至广域网或 Internet; ④ 数据安全性不好。客户端程序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使数据库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C/S 模式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 C/S 模式中客户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浏览器 / 服务器( B/S)模式;为了解决 C/S 模式中服务器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三层(多层) C/S 模式,即多层应 用架构。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B/S”。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系统集成企业为做好项目风险管理,给风险定义了 3 个参数: 1、风险严重性:指风险对项目造成的危害程度; 2、风险可能性:指风险发生的几率; 3、风险系数:是风险严重性和风险可能性的乘积。 其中,对项目进度延误、工作量偏差的风险严重性等级和风险可行性等级如下表所示:假定该企业将风险 系数大于等于 6 的情况定义为红灯状态,需要优先处理,则下列()的情况属于红灯状态。
- A. 进度延误 15%,工作量偏差 15%,发生几率为 0.5
- B. 进度延误 15%,工作量偏差 35%,发生几率为 0.2
- C. 进度延误 25%,工作量偏差 15%,发生几率为 0.4
- D. 进度延误 15%,工作量偏差 25%,发生几率为 0.
有关风险识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项目组全体成员参与风险识别
- B. 识别范围覆盖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 C. 风险管理计划是风险识别的输出
- D. 识别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风险识别的技术和工具
某公司对本单位负责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实施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约 80%的原因都是用户 需求不明确、授权不清晰、以及采用了不适宜的技术,而其他十几种原因造成的失败较少。根据这些分析 结果,该公司所采用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是()
- A. 散点图法
- B. 直方图法
- C. 帕累托法
- D. 控制图法